“中国—以色列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启动

2016-08-09  

8月1日,由南通市委宣传部指导,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南京大学、南通市文广新局、南通市外办、南通开放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国—以色列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在南通博物苑正式启动。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市政协副主席杨展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慧宇、市人大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谢晓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王法、市文广新局局长陈亮、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助理叶达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范、南通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刘启东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慧宇主持。


南通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刘启东致辞。他表示,在“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期间,将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与市文广新局、外办通力合作,沟通协调,与南京大学共同制定好考察计划,提供优质保障,为“中以”大学生与考察乡镇间搭建桥梁。希望“中以”大学生们通过一周的共同生活,深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建立友谊,满载而归,为两国今后的交流与融通做出自己的努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书记范发言。她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众多乡村故事就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乡村故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乡村的故事,如何向世界讲好南通乡村的故事,是这次“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着力需要探讨和勇于实践的问题。江海文化的根生在乡村,南通人的滋养在乡村,南通人的精气神在乡村,向世界讲好南通乡村的故事,也就讲清楚了南通的江海文化。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领队NadavYanai发言。他表示,以色列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国家,两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两国人民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尤其是两国的大学生更需要加强交流和学习。这次把庆祝明年中以建交25周年的“以色列—中国”大学生古乡镇考察活动安排在具有江海文化特点的南通市举行很有特点。一定多看、多了解、多学习,回国后向以色列人民宣传南通人民的智慧、南通市的文化历史,展示南通十镇一街的美丽风貌。


热烈的掌声中,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杨展里为“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队授旗。


今年四月初,由南通开放大学与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等联合发起的“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启动,引起了国内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为了配合“乡村记忆”文化工程的进行,向世界进一步宣传南通,展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南通美丽乡村,今年暑期,南通开放大学再次联合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色利的特拉维夫大学、海法理工大学、希伯来大学开展“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

此次“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队由35名大学生组成,其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海法理工大学和希伯来大学10名,中国人民大学5名,南京大学10名,南通开放大学10名。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中以”大学生将分成十组,深入崇川区的寺街、港闸区的唐闸、海安的白甸、如皋的如城、石庄、白蒲,如东的茶、通州的余西、石港,启东的吕四,海门的常乐,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拍摄,最终形成25万字左右的文集,以此向2017年“中国—以色列”建交二十五周年献礼。


来源:南通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