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历任战士、通讯员、文书、保密员、保卫干事、团组织宣传股长、绍兴军分区宣传科长、嵊县人武部政委、县委常委、杭州边防检查站政委、党委书记。退休后参加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任常务理事、宣讲团长等。
获得荣誉
在部队荣立三、四等功,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通令嘉奖等。
退休后四次荣获杭州市人民建议优秀奖、创意奖。
荣获杭州市“20佳和谐家庭”、全国“绿色家庭”、“和谐军休家庭”称号。
感人事迹评价:
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杨章耀。他年近八旬,仍勤于读书看报,关注时事,以学习为乐。难能可贵的是,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用所学所知为杭州城市建设献计献策,是百姓心目中的学习之星、奉献之星、最美表率。
学用相长 让“梦”启航
——“建议大王”杨章耀感人的学习事迹 <p style="margin: 5px 0px; text-align: left; color: rgb(64, 64, 64);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font-weight: 400;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background-color:#fcfcfc;"=""> 说起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坡路社区的杨章耀,杭州市很多领导、新闻媒体和居民都认识他,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退休后投入杭州的公益事业,成为“时间银行功勋志愿者”。十多年来,他为杭州的发展贡献了200多个金点子,是被人们津津称道的“建议大王”。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为杭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老人,居然只上过五年半的小学!杨章耀说:“如果说我能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那就是我始终坚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做学习的有心人,当社会的热心人。”总结杨先生的学习事迹,主要体现在“学用相长”的三大秘诀。
秘诀之一:向书本学习,做传经布道的红色使者。杨章耀出生于1935年,1951年参军,在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坚持在干中学。退休后,杨先生上了老年大学,参加政治理论研究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湖滨晴雨”工作室,圆了自己的学习梦。杨先生酷爱学习,他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一直订有《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报刊近10份,报刊上的主要新闻、重要文章,他每天都要过目,阅读后还以剪报、摘录等方式积累资料,以备日后应用。收看早新闻、“新闻联播”及“杭州新闻”,是他多年坚持的“学习制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杨先生从2001年开始,参加了浙江省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经常应学校之邀,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教育。因为杨先生在平时有心收集书籍、报刊上的典型事例和有意义的照片,使得他的“传经布道”寓教于乐,启迪心智,振奋精神,还和不少青少年成为了忘年交。
杨先生是湖滨街道“品质湖滨”民间宣讲团的重要成员。在“湖滨论坛”上,他和党员、居民分享“绿色家庭”创建经验和体会。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中以亲身经历宣传“感恩、奉献”价值理念。他积极引进各类资源为街道、社区开展“上海世博会”、“公民道德之我见”等专题宣讲活动提供支持,受到社区党员群众欢迎。
秘诀之二:向朋友学习,做身心健康的疏导使者。有位哲人说过“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 2005年底,杨先生在杭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护绿行动中,与“护绿使者”金德意不期而遇,聊到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问题。这次不经意的闲聊给了杨先生一个启示,于是他向市政府提出在杭州市各社区建立“关爱老人‘话疗’俱乐部”。不久,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沟通,并采纳了他的可行性建议。如今,杭城社区有很多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在“话疗”工作室帮助老人排除寂寞、疏导心理。老人聊天室“话疗”活动很快引起了社会关注,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辽河油田离退休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孙风清特地派出工作人员专程来杭取经。杨先生与他们深入交谈,毫无保留地回答他们的所有提问,他们满载而归为当地老人带去精神慰藉和福音。
秘诀之三:向社会学习,做为民谋福的建议使者。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那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次杨先生在散步时,无意中看到东坡路社区的科普画廊上有孝女路、长生路、东坡路、延安路等街、巷名称的来历和历史典故,且图文并茂,杨先生想:作为一个老杭州对此都了解很少,何况外地游客。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要是能让中外游客在饱赏秀美西湖风光后,能了解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底蕴那有多好。于是杨先生写了一份“给杭州的大街小巷打造‘名片’”的建议,当时的杭州市长茅临生很快批示:“建议是有价值和可行的,不仅可以为旅游服务,还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把文化传下去……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调查研究、扎实推进的过程。”并指示有关部门抓紧落实。如今一块块精美的路碑,似一个个传承历史文脉的无声“讲解员”,也是文化名城的一个个“闪光点”,为实现“中国梦”添彩。
杨先生作为“湖滨晴雨”民情观察员,深入接触社会最基层,倾听百姓声音,撰写调研报告,为“湖滨晴雨”民主促民生品牌打造建言献策,得到了省委赵洪祝书记、市委黄坤明书记的充分肯定。杨先生还是“东坡文化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帮助社区起草文化共建协议,邀请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总结东坡纪念馆“馆社共建”经验,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让历史名人走向民间——东坡路社区做法似可借鉴”的建议,得到了高度肯定。
杨先生退休二十多年,坚持“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忘我学习,学以致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青少年成长、社区文化、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家庭”、“和谐军休家庭”及杭州市“20佳和谐家庭”、“人民建议优秀奖” 等荣誉称号,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学习之星、服务之星、奉献之星、最美表率。
杨章耀的学习事迹感染着身边的人,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辖区党员、居民都敬佩他,学习杨章耀,热爱杭州、热心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已成为湖滨地区的共识,在他的带动下,湖滨地区正涌现出更多的“杨章耀式”的社会公民。2012年,以杨章耀为主角的《情系钱塘——“老建议”杨章耀的故事》长篇报告文学出版,上城区专门举行“《情系钱塘》赠书仪式”, 号召全区学习这位“最美学习之星”,2013年,又被上城区推荐为“最美杭州人”候选人。